方法一物理钢化法,把玻璃加热到适宜温度后迅速冷却,使玻璃表面急剧收缩,产生压应力,而玻璃中层冷却较慢,还来不及收缩,故形成张应力,使玻璃获得较高的强度方法二化学钢化法,通过化学方法改变玻璃表面组分,增加表。

化学钢化是通过离子交换形成玻璃的表面压应力离子交换工艺的简单原理是在400度左右碱盐溶液中,使玻璃表层中半径较小的钠离子与溶盐中半径较大的钾离子交换,利用碱离子体积上的差别,使得玻璃产生表层压应力,从而使玻璃。

通过化学方法改变玻璃表面组分,增加表面层压应力,以增加玻璃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的钢化方法称为化学钢化法由于它是通过离子交换使玻璃增强,所以又称为离子交换增强法根据交换离子的类型和离子交换的温度又可分为低于转变。

化学钢化玻璃是通过改变玻璃的表面的化学组成来提高玻璃的强度,一般是应用离子交换法进行钢化其方法是将含有碱金属离子的硅酸盐玻璃,浸入到熔融状态的锂Li+盐中,使玻璃表层的Na+或K+离子与Li+离子发生交换,表面。

钢化的工艺是加热玻璃到一定温度,然后两面均匀快速冷却原理是快速冷却时,表面玻璃冷却速度快,内部冷却速度慢,内部原子位置调整时间长,体积趋向缩小,因此就会对表面玻璃产生巨大的拉应力如同将一串珠子中间的绳子拉紧。

钢化玻璃中应力的分布是钢化玻璃的两个表面为压应力,板芯层处于张应力,在玻璃厚度上应力分布类似抛物线玻璃厚度的中央是抛物线的顶点,即张应力最大处两侧接近玻璃两表面处是压应力零应力面大约位于厚度的13处通过。

物理钢化将玻璃均匀加热到其软化点温度约640度,然后用冷风急吹又称风淬火,就成为钢化玻璃了化学钢化常用于制作钢化杯将玻璃放入300多度的氢氧化钾铯碱池中放置一段时间,直径较大的钾铯离子会替换。

玻璃在出炉后在600~700°c之间急速空气风冷淬火,不是放在水里,使玻璃晶格化,然后在适当的温度下回火保温变成钢化玻璃。

钢化玻璃是将普通退火玻璃先切割成要求尺寸,然后加热到接近软化点的700度左右,再进行快速均匀的冷却而得到的通常56MM的玻璃在700度高温下加热240秒左右,降温150秒左右810MM玻璃在700度高温下加热500秒左右,降温。